
在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中,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,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。如何写一篇有思想、有文采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作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端午节作文1“五月五,是端阳,门插艾,香满堂,吃粽子,蘸白糖……”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,我就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。
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,心想:今天可是端午节呀,妈妈肯定又在做粽子啦!就在这时,一股粽子的香味飘了进来,我翻了个跟头,跳下床,“咯噔,咯噔”地跟着香味跑出了房间。
就这样,我被香味引到了厨房里,哈!果然不出我所料,妈妈真的在做粽子!咦?可是妈妈身边怎么还有个忙碌的身影在忙着煮粽子?我愣了一下,接着,那个身影向我走近了——呀!是奶奶!我喜出望外,激动得一头钻进奶奶的怀里,兴奋地说:“奶奶,你来我们家了!我太开心了!”奶奶也乐开了花,笑眯眯地说道:“哎哟,我的小孙女儿哟,想奶奶了吧?”
“好,粽子已经煮熟了,大家快来吃吧。”妈妈一边说,一边把煮好的粽子端上桌。“耶!终于可以吃粽子啦!”我一蹦三尺高,立即跑到餐桌前,盯着那盘堆成了一座小山的粽子,口水流个不停。
这些粽子形态万千,各不相同。有三角形的,有长方形的,还有菱形的……一个个用绿色的粽叶包裹着,显得格外可爱。我拿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,粽叶被一层一层地剥开,顿时四周弥散开一股特有的清香,我贪婪地嗅着,心里美滋滋的。这小巧精致的粽子可是我最爱的枣粽呢!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,顿时红枣的甜、糯米的香以及粽叶的特有风味融为一体,在唇齿之间迸发出来。那味道如三月的柔风,一次又一次拂过我的心潭,荡起一片涟漪,使我回味无穷。每当我满足地狼吞虎咽每一个粽子,奶奶总是一边慈爱地看着我,一边笑着说:“瞧你这副模样,慢点吃,可没人跟你抢!”
吃完了粽子,我们坐在沙发上一起观看赛龙舟的节目。参加赛龙舟的三支队伍都准备好了,在裁判员的一声令下,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。刚开始,第二支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,一下子就领先排在了前面,而第三只队伍却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,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,选手们配合默契,富有节奏,各个队伍都势气高涨,我也暗暗为他们加油鼓气。比赛渐渐接近尾声,对于选手们来说,可以算是到了冲刺阶段。第三队奋起直追,在比赛的最后一刻超过了第一队,获得了第二名。我情不自禁地为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暗暗叫好。
其实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。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插艾草等习俗。
我真希望每天都过端午节!
端午节作文2今天是五月初五,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—————端午节。这个节日我过得是快乐而又有意义。
先了解一下这个节日吧:端午节,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“端午节”。端是“开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以称为端五。农历以地支纪月,正月建寅,二月为卯,顺次至五月为午,因此称五月为午月,“五”与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为阳数,故端午又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阳、中天等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: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据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纪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“诗人节”,以纪念屈原。至于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,则据说是为了压邪。
这个节日,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:做香包、包粽子、做花花线,这三项任选一个,自己动手亲自制作,来学的时候带到学校来。我想来想去,选哪一个呢?对,做香包,因为我有这个条件。我家楼下的小院里,住着一个老奶奶,她每年端午节都会做好多好看的香包,挂在小三轮车上用竹竿绑扎的架子上。香包各式各样,五颜六色,好看极了。她推着车在三立、景文、新合作等大的超市前或者其他人多的地方去卖。好多人争着买。
今天我吃过午饭,就和妈妈一起去刘奶奶家里向她请教如何做香包。奶奶拿过来一点绸布说:“做之前你要想你准备做啥,比如说你想做小狗,就用剪刀先剪两片小狗样的,要稍微大点,因为一会你要包棉花、香料或其他的雄黄等东西。剪好后,就开始缝,边缝边往里面塞东西,让这些小东西鼓起来,看起来更像。然后,可以再做点其他的装饰。”她边讲解边动手做,真的姜还是老的辣,只见她绕来绕去,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一个。我在旁边仔细地看着,听着、记着。回到家里,我给妈妈说“妈妈,我自己想亲手做一个。”“那好啊,正好你有这个作业。”我找来一块红布,用剪刀先剪成一个长方形,然后对折,成了两个小长方形。我拿起一根小针,一只手拿着细线去穿线,这个动作看起来简单。还真不好做。我穿了几次才穿进去。从小到大我根本没有用过针,不知道怎么用,妈妈在旁边指导。我把长方形的其他两边缝起来,里面放进去棉花,后来棉花不够了,我就用卫生纸揉揉放进去,还放了点香草,鼓鼓的、香香的。接着,我用线把上边的那个口也缝起来,就像是扎口袋口那样聚在一起。最后,妈妈帮我缝了一条长长的毛线,可以挂在脖子上。这样,一个简单的香包就做好了。看着自己的作品,感到还比较满意。虽然不是很好看,可也是我的处女作啊。为了做这个,我的手指被针扎了好几次呢,都出血了。
一份劳动一份收获。这个端午节我学会了做香包,又学习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,一举两得。你说我不快乐吗?
端午节作文3时间过的真快,转眼间就来到了五月初五—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,我们家快乐端午节,今年的端午节一定和以前的端午节不一样!
在端午前一天,我们就开始包粽子啦!妈妈让我学包粽子,以后包粽子就是我和妈妈的活了,我不得不向妈妈学包粽子。妈妈说让我先看她演示一遍,然后再学,我点了点头,不然我怎么知道怎么包呢?这些妈妈拿起两片粽叶,转成了一个小三角,小三角下面是封住的,如果不封的话,糯米就会漏下去,就包不成粽子了,然后妈妈用小勺子挖了一勺糯米放在了小三角里,又压了压,又放了一勺糯米,之后用剩下的粽叶把小三角封了起来,最后用绳子把他们绑了起来,看起来好简单呀。我也要试试,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做了一遍,结果糯米露了一手,原来小三角里我漏了个洞,糯米全部露了出来,妈妈都取笑我,我很伤心,妈妈看我又生气又伤心,就安慰我,说要耐心做,于是我又做了一遍,真的做成了,看着我做好的粽子,心里高兴极了!
第二天,妈妈把昨晚包好的粽子煮好了,然后把他们一个个都放在了小盘子里,然后煮了几个鸡蛋,还煮了几个大蒜,我很疑惑,煮大蒜干什么呀?妈妈说是爸爸让煮的,我心中的疑惑不停地膨胀,膨胀,再膨胀,让我脑筋转不过来弯儿,爸爸又让煮大蒜干什么呀?妈妈笑了笑说,让我等着瞧,我只好耐心的坐着等着吃饭。“吃饭喽!”只听妈妈一声吆喝,所有人都到饭桌前准备吃饭,这时爸爸终于透露出为什么要煮大蒜了!我心中的疑惑也要解开啦,爸爸说:“都说端午节一定要无毒,大蒜既然是解毒的东西,那就一定要吃,多吃一点儿。”但是我不喜欢吃大蒜,一个都没吃,反倒吃了三四个大粽子,手弄得黏糊糊的,而且鸡蛋也吃了不少,桌 ……此处隐藏8709个字……有肉、有红塘。
于是,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。
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,一边用来烧水,一边用来煮菜煮饭,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,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,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,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,便坐在了我旁边,开始给我编络子了。
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,但却不失灵巧,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。
此时,蛋也煮了,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,再用干布擦拭干净,装进络子里,挂在我脖子上。接着,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、糖果、花生,我往往十分高兴,因为这样,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。
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,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。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。
小伙伴们此时都差不多到齐了,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,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。由于河道较小,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,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,12个人划桨,1个人打鼓喊口号,“一、二、嘿呦,一、二、快
快、”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,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。可是,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?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。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,便觉得无趣了,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,男孩子呢,则不然,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,由于划桨的人力度较大,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。
锣响了,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,刚东西也吃完了,站起身,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。
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,外婆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,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,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。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
子吃得干干净净,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,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,我也被逗乐了?
尽管如今过端午节,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,编络子给我,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,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
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!
端午节作文14想起端午节的粽子真的让我流口水。因为太好吃了!不,又要端午了。我真的很想吃粽子。不禁回忆起去年的端午节。
依稀记得每天都有点黑,一个很棒的假期被天气给毁了,真的很遗憾。
一大早,我妈在客厅“狮吼”。早饭还没吃完,我妈就拉着我去市场买了些粽子叶,糯米,猪肉,腊肉……等我们准备好了,终于开始做粽子了!
说也奇怪,我妈包的粽子又快又好,粽子好像有灵性;母亲似乎有魔力;一分钟不到包一个;就像在妈妈手里跳舞;至于我,我已经很久没有打包行李了。而且我的包包都是散扁的,就像不吃东西,就像泄了气,有的还在漏。连我都觉得已经够糟了。不,它又丑又坏!气死我了!
不一会儿,一股香喷喷的粽子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。我肚子里的懒虫立刻被钩住了。不一会儿,垃圾桶里又多了五片粽子叶。嘻嘻——
品尝了美味的粽子后,激动人心的龙舟比赛正在电视上直播。加油,锣鼓喧天,一个接一个。有的实力和我家很热闹很幸福。
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端午节也叫端午、端阳。迄今为止,关于端午节的起源,最有影响的观点是纪念屈原的学说。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。公元前340年,爱国诗人、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。5月5日,他悲愤交加,把一块大石头扔进了汨罗江。为了防止鱼虾损伤他的身体,人们用竹筒把米放进河里。后来,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,人们每天都把米放在竹筒里,扔到河里祭奠。
端午节的习俗不仅仅是吃粽子!
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,因不忍向河水跪拜而死,很多人划着船去追救。他们冲到洞庭湖,消失了。之后每年5月5日划龙舟纪念。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,免得吃了屈原的尸体。
佩戴香囊意味着驱除瘟疫。香囊内含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用绢布包裹,香气四溢。然后用五色丝线将香囊串成串,做成各种形状和串,精致可爱。
正如民间谚语所说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艾和菖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。艾和菖蒲有一定的防病效果。端午节那天,家家户户扫庭,在门眉插上菖蒲、艾条,挂在堂上驱痢疾。
端午节也是一个从古代流传下来的“健康节”。这一天,人们打扫庭院,挂艾枝,挂菖蒲,洒雄黄水,喝雄黄酒,刺激浑浊,去腐,杀菌,防病。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
听老师气愤地说,韩国要申请端午节了。作为中国人的后代。我坐不住了。从我开始!今年的端午节,让它更有中国味。耐心等待,直到五月初五。
端午节作文15“粽”享欢乐
“五月五,是端阳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吃粽子,洒白糖。龙舟下水喜洋洋。”伴随着这首儿歌,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。
午饭后,我和爸爸妈妈前往聂耳书城参加活动,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端午节。一路上,我嘻嘻哈哈、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,别提有多开心了。我突然发现今天大街上人很多,而且他们都买了许多粽子。我好奇地问妈妈:“为什么大家都买了好多粽子?”妈妈笑着说:“傻孩子,这是端午节的习俗,待会儿活动中让老师来解开你心中的疑问吧。”
活动开始了,和蔼的杨杨老师向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讲述了端午节的来历、习俗以及一些小常识。在活动中我还知道了一个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,据说,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,含恨投汨罗江而死。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里寻找,可没有任何人能够找到,后来百姓发明了粽子投放到汨罗江里给江水里的动物食用,希望这些小动物不要打扰屈原。就这样,每年这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……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、悬艾草的风俗。杨杨老师那动听的声音时而高、时而低,就像汨罗江里那汹涌澎湃的江水波澜壮阔,每一个有趣的提问,就好像正在江中举行着一场场激烈无比的赛龙舟让人难以忘怀,牵肠挂肚。
在杨杨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进入到下一个有趣的活动环节——包粽子。老师们把制作粽子的材料一一放到我们面前,并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包粽子。我们用两片新鲜的粽叶拼在一起折成三角形,接着往里面放上花生和糯米,再把剩下的粽叶盖好,并用线绑成一个三角形,就这样新鲜美味的粽子就制作好了。在这个活动环节中,我知道了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,一般根据内瓤命名,包糯米的叫米粽,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,掺红枣的叫枣粽;枣粽谐音为“早中”,所以吃枣粽的最多,意在读书人吃了可以早中状元。在古时候,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,早晨都要吃枣粽,希望今年能够金榜题名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们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,我兴奋地拿着我刚做好的粽子和老师们一起拍照留念,记录下这一精彩的时刻……
伴随着夕阳的余晖,我和爸爸妈妈踏上了回家的路,嘴里吃着香喷喷的劳动果实,心里美滋滋的。今年的端午节真是“粽”享欢乐呀!
点评:文能怡情。小作者以积极的心态、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自己参加端午节活动的过程,文章语言流畅,详略得当。对端午节来历、习俗以及一些小常识的讲述,还有包粽子环节的描绘,都让人既感兴趣又长知识。